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

报名当博士

博士网上报名,完成后给了一个报名号。
--
Gao chunhui <huihui@webmail.hzau.edu.cn>

2009年5月1日星期五

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

VirtualBox 2.2

2.2版本的虚拟机,希望能有更好的体验。

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

Flickr

This is a test post from flickr, a fancy photo sharing thing.

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

同位素相关知识


  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》规定,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。



  一、放射源分类原则



 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,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,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、Ⅱ、Ⅲ、Ⅳ、Ⅴ类,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。



  (一)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。没有防护情况下,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;



  (二)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。没有防护情况下,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;



  (三)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。没有防护情况下,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,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;



  (四)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。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,但对长时间、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;



    (五)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。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。







二、放射源分类表





放射性强度及其度量单位



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数目的减少服从指数规律。随着时间的增加,放射性原子的数目按几何级数减少,用公式表示为: NN0e- λt这里,N为经过t时间衰变后,剩下的放射性原子数目,N0为初始的放射性原子数目,λ为衰变常数,是与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性质有关的常数,λ=y(t)e-0.693t/τ,其中τ指半衰期。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衰变,它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数目叫做放射性强度(radioactivity),放射性强度的常用单位是居里(curie),表示在1秒钟内发生3.7×1010次核衰变,符号为Ci



1Ci=3.7×1010dps=2.22×1012dpm



1mCi=3.7×107dps=2.22×109dpm



1μCi=3.7×104dps=2.22×106dpm



1977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(ICRP)发表的第26号出版物中,根据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(ICRU)的建议,对放射性强度等计算单位采用了国际单位制(SI),我国于1986年正式执行。在SI中,放射性强度单位用贝柯勒尔(becquerel)表示,简



称贝可,为1秒钟内发生一次核衰变,符号为Bq1Bq=1dps=2.703×10-11Ci该单位在实际应用中减少了换算步骤,方便了使用。










http://www.biox.cn/content/20051009/38570.htm


http://www.gov.cn/zwgk/2005-10/08/content_74766.htm